吳文育:醫學為本,美學為翼,保障醫美安全性

吳文育:醫學為本,美學為翼,保障醫美安全性

“所謂醫美,第一是醫學,第二才是美容,要用醫學的角度去看待、解決美容的問題。所以,醫生要具備兩大功能:第一個是學術,掌握醫學前沿知識是我們的立身之本;第二個是美,包括美容和美學,醫生先要提高自己的審美,這樣才能夠幫助求美者獲得美。”6月20日,中華醫學會面板性病學分會常委、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面板科主任吳文育教授做客《人民名醫》直播,分享醫院面板學科醫美分支創新探索與臨床科學抗衰經驗。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面板科主任吳文育教授(左)做客《人民名醫》直播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您從事面板科工作多年以來,感覺到面板科最顯著的變化有哪些方面?

吳文育:近些年面板科的發展非常迅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診斷方面,現在面板鏡的運用非常多,比如聚焦顯微鏡、面板B超等都為面板病的診斷提供了助力。二是藥物方面,研發出了生物製劑、靶向藥物等,使銀屑病、特應性皮炎等的治療更精準。三是技術、裝置方面,20世紀90年代我國只有二氧化碳鐳射,現在光、聲、電各種品類的機器有幾百種。肉毒毒素、透明質酸等也遍地開花。這些新的藥物、新的器械、新的材料,都給予面板科非常好的支撐,實現了快速發展。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追求醫美的過程中,如何保證技術及操作的安全性?

吳文育:醫美的安全性是大家關注比較多的。因為醫美跟治病不同,一定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再進行。我認為保障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三點:正規的醫院、正規的醫生、正規的裝置或材料。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有時為了治療效果存在超適應症使用藥品、器械的現象,您怎麼看?

吳文育:一個產品在報備的時候可能只有一種適應症,因為它只做了這麼一個臨床研究。舉個例子,比如注射肉毒毒素,最早的適應症只是眉間紋,後來逐漸獲批額紋、魚尾紋等適應症。但實際上,在僅有眉間紋適應症獲批時,很多醫生已經用它做額紋和魚尾紋的注射,這在當時就屬於超適應症,而在今天它們已在適應症範圍內。

為什麼會超適應症使用?因為已有循證依據顯示,這個產品是可以用在這些部位的,是安全有效的,但是醫生一定要告知患者超適應症使用的情況,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目前臨床上有哪些辦法可以幫助求美者實現安全變美的願望?

吳文育:治療選擇非常多,除了手術醫美,現在大家更關注不需要動刀的輕醫美。其中,有兩大類技術受關注,一類是光聲電技術,透過鐳射、超聲、射頻技術,去色斑、去紅血絲、讓面板毛孔變細等。另一類是注射美容,肉毒毒素、透明質酸、再生材料,也能解決很多面板問題,包括減輕皺紋、填充容量缺失、改善面部輪廓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