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載千秋 | 大運河裡的科技智慧

運載千秋 | 大運河裡的科技智慧


近日,#何以中國運載千秋#話題衝上了熱搜!千年前的古運河,漕船南北交織,集市人聲鼎沸,貨物琳琅滿目;如今的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年間,沿岸各地堅持保護、傳承和發展的宗旨,造就生機勃勃的景觀河、生態河、人文河,讓古老的大運河真正成為“人民的運河”。

說起大運河,大家往往會想到隋煬帝楊廣(569~618年)。但其實,大運河的歷史遠比隋煬帝修的運河早得多。作為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偉大工程,大運河的開發肇(zhào)始於春秋時期的邗(hán)溝。邗溝溝通了淮河與長江,成為大運河河道最早成形的一段,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大運河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並在2014年6月22日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樣浩大的工程,要穿越複雜的地理環境,就必須解決一系列科學技術上的難關。下面讓我們走近大運河,去探究大運河裡的科技智慧吧!

開鑿“幾”字形河道:降低落差

揚州三灣

在大運河修建過程中,會碰到河道距離短但落差大的情況。例如,揚州城南門二里橋一帶的運河河道過於順直,地勢落差較大,水勢直洩長江,難以蓄積。在這種情況下,直線河道無法保障水流平穩,過往船隻難以安全通行。那麼,要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時任揚州知府郭光廢棄了原來用以保持運河水位的水堰(yàn,擋水的低壩),依當地地理、地勢狀況截直就曲,用回灣(使原有河道發生較大拐彎)降低水的流速——自城南門二里橋河口起,往西開挖新河,再折向南,復轉彎向東,迂迴六七裡,開鑿出“幾”字形河道,阻止水流外洩。這樣,截直就曲,河線延長,就降低了水位落差,減緩了河水下洩速度,抬高了上游水位,保持大運河水面平緩,避免了船隻擱淺之患。

後人稱此為“三灣抵一壩”,自此,揚州城區古運河除偶爾清淤疏浚以外,其航道走向沒有太大的變動。

複式船閘:讓船隻“翻山越嶺”

江蘇省宿遷市皁河鎮的複式船閘

大運河全長約2700千米,河道漫長,常經過湖區、天然河、河運交匯等複雜的地形和水域。這種複雜的水域存在動態水位差,為了保障河道暢通,大運河工程需要具備水位調節功能。古人建造了梯級船閘系統來控制水位升降,使船隻能夠“翻山越嶺”。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船閘的國家,也是最早建造多級船閘的國家。423年,揚州最先建造了兩個斗門——運河上的“第一閘門”。船閘的前身被稱作堰域,它是橫攔運河的壩。最初的閘是一種單閘(相當於現在的節制閘),是古代常用的閘型,沿用時間最長。從元代開始,京杭大運河上已出現成系列的單閘。

隨著航運的發展,單閘的弊端逐漸顯現,為方便行船和節約水資源,運河上出現了複式船閘。帶有閘室的複式閘與單閘相比,一方面減少了開閘過船時兩閘之間的蓄水流失,另一方面透過閘門調節水位上下,使船隻可以平順過閘。984年(北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複式船閘——真州閘。

船隻透過複式船閘示意圖

複式船閘由兩個閘門、一個閘室組成。沒有船隻通行時,兩個閘門均為關閉狀態。當有船隻通行時,一側閘門開啟,另一側閘門依然關閉。船隻駛入閘室後,開啟的閘門再次關閉,並在兩閘之間充水或放水,用以確保穩定兩閘門之間的水位差(水面平穩)。之後,開啟另一側閘門,讓船隻通行。

隨著複式船閘在北宋時期的建立與普及,至元明時期,複式船閘進一步發展,形成了梯級船閘,使得浩蕩的運輸船隊得以平穩地“翻山越嶺”,是古代航運技術發展的一大重要成就。

澳閘:運河上的節水“神器”

京口澳閘系統示意圖

北宋時期複式船閘的建立是航運工程技術的一大進步,但是在大運河某些水源匱乏的河段,船隻過閘時,需要大量的水進入閘室;此外,船閘反覆開啟會造成運河內本就匱乏的水源進一步減少,為了保障航運水源的穩定性,古人發明了澳閘。

澳閘是在復閘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其附加的水澳具有向運河補水和重複利用船隻過閘用水的雙重功效。北宋的曾孝蘊最先提出修築澳閘,建議在“揚之瓜洲,潤之京口,常之奔牛”極度缺水地段修築節水澳閘。位於今江蘇省鎮江市的京口閘,是澳閘的典型代表。

澳閘由澳、複式船閘和建在船閘一側的水閘組成,水閘與澳相通。澳,指的是在船閘旁邊建上、下兩個叫作水澳的小型水庫,用以蓄積流水、雨水或接納江河水;再開鑿小渠通向船閘,並以閘門控制。

澳閘所需的水取自水澳,並非運河,不僅可以反覆利用還可以向運河補水。澳、澳閘和複式船閘組成了可洩、可引、可蓄的完整工作樞紐。澳閘這個巧妙的設計,大大節約了運船過閘的耗水量,當時迅速在淮揚運河、江南運河中缺水的河段普及。

壩閘分洪,保障安全

劉堡減水閘

黃河汛期時,經常出現河內水位過高、水勢過大的情況,為避免洪水滿溢威脅船隻和航道安全,古人修建了滾水壩和減水閘等洩洪工程,確保大運河汛期安全。

滾水壩最早始建於秦朝,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在明代時已經有了規範的設計建造要求。滾水壩是一種攔水建築物,其主要作用為抬高上游水位、攔蓄泥沙,限制水位高低。例如大運河之上的戴村壩系京杭大運河沿線重要水利樞紐,由玲瓏壩、亂世壩、滾水壩組成。滾水壩的作用是汶水開始上漲、小汶河水位超過安全界限後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決口。

減水閘同樣是重要的分洪設施,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建造於明朝萬曆十二年(1584年)的揚州市寶應縣劉堡減水閘。劉堡減水閘的西側是寶應湖,寶應湖風急浪高、水流湍急,但作為漕運(古代由官方督管的水道運輸)要道,大量的船隻需要由此透過。為了保障漕運安全,劉堡減水閘應運而生。該閘可以在水流過大時開啟洩洪,使河內多餘的河水經裡河、排河東向入海,沿途還可以灌溉農田,造福百姓。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大運河裡的科技智慧》。

作為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人工運河,大運河從設計、施工到管理,涉及測量、計算、機械、流體力學等多方面的科學技術知識。大運河的修建過程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至今仍帶給我們無限的啟發。

現訂購2024年

只需288元

編輯/段陽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