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四味湯,祛痰通絡平肝潛陽

降壓四味湯,祛痰通絡平肝潛陽

降壓四味湯方為中國中醫科學院沈紹功經驗方。筆者跟師時常用此方降壓。

組成:鉤藤15g(後下),川芎10g,澤瀉10g,生萊菔子10g。功用:清熱祛痰,平肝降壓。

方解:鉤藤清肝瀉火、平肝息風為君,治肝風之標;川芎透竅上提、升清降濁為臣,澤瀉清熱滲溼、利尿通淋為臣,生萊菔子祛痰利溼、引熱下行。澤瀉與生萊菔子通利二便,使邪從二便而解。

主治:高血壓病。

症見:眩暈,頭痛,耳鳴,耳聾,口乾,口苦,兩脅疼痛,小便黃赤等。

臨床應用及加減化裁

清肝:可選加夏枯草10g,薄荷(後下)10g,梔子10g,生地黃10g,羚羊角粉(沖服)0.1g;

平肝:可選加鉤藤(後下)15~30g,石決明30g,靈磁石30g,龍骨30g,天麻10g;

疏肝:可選加柴胡10g,香附10g,川楝子10g,炒橘核10g,沉香粉3~5g;

滋水:可選加枸杞子10g,女貞子10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川牛膝10g。

驗案舉要

韓叟,71歲。右側肢體活動不利3個月。3個月前因情緒刺激,晨起發現右側肢體活動不利,抬舉受限,神志清晰,言語含混,頭暈頭痛。曾在西醫院就治,CT報告:左側基底節部散在多發腔隙性腦梗死。給予靜脈點滴活血通絡之品,症狀未見明顯緩解,故前來求診。

刻診:慌張步態,右側肢體活動不便,舌強語澀,頭暈目眩,頭脹且痛,腰痠膝軟,偶有耳鳴,遇情緒刺激則諸症加重。檢查:舌紫暗,苔黃膩,脈細滑。血壓150/100mmHg,心率72次/分,律齊。伸舌右偏,右側肢體肌力2級,位置覺遲鈍,膝反射減弱,左側淺感覺消失,其他病理反射未引出。

診斷:(肝腎陰虛、水不涵木)中風,中經絡;眩暈(西醫診斷為腦梗死,恢復期;高血壓病)。

治則:滋水潛陽,祛痰通絡。

方藥:自擬降壓四味湯加味:鉤藤(後下)15g,澤瀉10g,川芎10g,海藻10g,天麻10g,葛根10g,菊花10g,萊菔子10g,丹参30g,決明子10g,三七粉(沖服)3g,石菖蒲10g,鬱金10g,枸杞子10g,黃精10g。上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連服14劑。腦立清膠囊,每次3粒,每日2次。複診時代訴:肌力增加,血壓降為120/80mmHg,腰痠耳鳴解除,頭脹苔膩依存,夜寐不佳,腎陰漸復,痰濁未除,上方去枸杞子、黃精、鉤藤,加茵陳、龍骨、牡蠣、夜交藤、炒酸棗仁,祛痰安神;山楂消導活血。

1個月後複查CT:基底節部梗死灶明顯減少。血壓穩定在120/80mmHg,行走較前靈活,肌力提高為3~4級,位置覺及淺感覺恢復正常,夜寐轉佳,頭脹減輕,伸舌稍右偏,舌暗,苔黃微膩,脈沉滑。痰濁已減,心神得寧,再增祛痰清熱之力,上方去夜交藤、炒酸棗仁,加全瓜蔞、連翹、三七粉,湯藥改為2天1服,續服腦立清膠囊,鞏固治療1個月,病情穩定,未來複診。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版權申明:

1.文源:本文內容來源網路。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尊重知識與勞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協商。

3、責任編輯:有道君,微信:ycyd-duzho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