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長白頭髮的人不易患癌?有科學依據嗎?告訴你真相
小敏最近又和媽媽發生了爭執,原因是媽媽總是一發現頭上長了幾根白頭髮就受不了,經常把錢花在頭髮護理上,還覺得不夠。
但小敏卻覺得媽媽花的錢都沒必要,人老了自然都會長白頭髮的。
於是關於白頭髮的事情兩人又在飯桌前辯論起來,結果旁邊一直不說話的父親卻突然來了句:白頭髮不好嗎,說明更健康,還不容易患癌!
聽到這話,小敏和母親都笑了,覺得他在說胡話,但事實上還真有過這樣的說法。
一、“長了白頭髮,患癌風險會降低”,有道理嗎?
網傳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長白髮並非一無是處,能降低患癌風險,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網傳的這個結論是來自於日本某位研究員十幾年前的實驗研究,當時研究目的也只是為了探究小鼠毛色變灰的機理,實驗的結果也沒有相關資料,跟癌不癌的沒關係。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論呢?
其實還真是大烏龍,原來最早報道此事的網文來源竟然是對英國《每日郵報》上的一篇外文的翻譯,而且網文釋出時間是2009年,在論文發表之後,而且所謂的致癌結論只是引用了哈佛一位教授的解讀,原話是受損的黑色素幹細胞無法轉變為成熟的黑色素細胞直至枯竭,也就是毛髮變白機制,而是繼續以幹細胞的狀態存在將會增加癌症風險。
報道的人斷章取義,直接把長白頭髮等於降低癌化風險,導致了這個荒謬的結論。
二、白頭髮是身體給你的警報?4個因素,希望你沒有
衰老是白髮出現的主要原因,一般人40歲開始就會陸陸續續長出白髮,從顳部到鬢角,逐漸蔓延到頭頂部,最後才是枕部區域。當然除了衰老因素外,以下幾種情況也容易導致提前長出白髮。
1、壓力大
《自然》雜誌曾釋出過這樣一篇研究,科學家將黑色小鼠作為實驗樣本,透過觀察不同壓力下小鼠毛色的變化,發現壓力會刺激交感神經分泌甲腎上腺素,周圍的色素再生幹細胞吸收後加速轉化為產生色素的細胞,無法繼續源源不斷的供應色素,因此導致髮色的變化,研究員認為人類在壓力下也可能存在同樣的生理機制。
2、經常熬夜
頭皮中的色素幹細胞受熬夜影響,交感神經受刺激和黑色素細胞異常分化,也會影響黑色素分泌。
3、煙不離手
有調查發現,30歲以下人群出現白髮的情況可能與吸菸存在明顯關聯,而且是不吸菸的人的2~4倍。
4、疾病和藥物
部分疾病、藥物影響也會導致黑髮變白,常見的病症有白化病、白癜風、甲亢、腦垂體病變、結核、傷寒、惡性貧血等消耗性病症以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這些疾病都會出現長白髮症狀。
三、關於白髮的2個誤區,看你有沒有“踩過坑”
相信不少人多多少少都聽說過一些長白髮傳言,有人說白髮越拔越多,有人說拔白髮更養髮,到底哪個才是真?
• 白頭髮不能拔,拔一根長十根?
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如果真的可以這樣,那這個世界就不會有頭禿了,毛囊多少決定頭髮數量,而且每個毛囊都有專門對應的黑色素供應,毛囊長出白髮說明缺乏黑色素供應,即使拔掉再長出來的頭髮也會是白髮,而且數量一致。
• 拔白頭髮,能讓頭皮和毛囊得到“鍛鍊”
有人覺得拔白髮,這樣新長出來的頭髮才能變黑,但實際上,拔再多的白髮也不會影響毛囊功能恢復,而且頻繁拔頭髮只會更傷毛囊,導致毛囊萎縮,再也長不出頭髮,嚴重可引起區域性出現斑禿,甚至脫髮現象。
如果發現了白頭髮,建議可以先從生活習慣改變入手,調整一下作息或者飲食習慣,而不是聽信偏方。
四、白髮突然增多,可能是身體缺營養了!
長白髮其實和飲食問題也有聯絡,比如因為減肥節食、挑食、膳食不平衡等情況,導致身體缺乏相關營養,加速白髮的發生,常見引發長白髮的的情況都是身體缺這4種營養。
1、微量元素銅、鐵
鐵、銅元素是合成毛囊黑色素的重要元素,也是影響髮質的關鍵,當這些元素缺乏時,頭髮中的含鎳量也會降低,就會導致頭髮乾枯發黃甚至由黑轉白。
2、蛋白質
蛋白質是頭髮組成的重要部分,一旦人體蛋白質供應不足,也會影響白髮甚至脫髮問題,而且由於頭髮營養不足,還可能引起髮質乾枯、變黃分叉等問題,建議日常可以透過肉蛋奶類食品適當補充蛋白質。
3、碘元素
碘是保證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必須營養素,也是促進毛髮生長的重要營養來源。很多內陸地區居民因為碘元素缺乏,毛囊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素,也會影響髮色變化。
4、維生素B
B族維生素的缺失也是誘發白髮的重要原因,因為黑色素合成也需要適量維生素支援,但由於膳食不均衡等飲食習慣,很多人可能長期缺乏B族維生素,導致黑色素減少,誘發白髮。建議日常可以多吃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以及新鮮果蔬等食品,都可以適量補充維生素B。
長白髮也是人體隨年齡增長不可避免的生理表現,頭髮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並不是永動機,也會逐漸走向衰退並死亡,當然這也是一種自然規律,非器質性疾病因素引起的白髮都不用過於擔憂。
參考資料:
[1]《7類人容易提前長白髮,不同位置的白頭髮這樣改善》.生命時報.2022-05-28.
[2]《白髮是如何長出來的?拔一根長十根?終於有答案了》.健康時報.2022-06-08.
[3]《白髮突然增多是老了嗎?注意!可能是身體缺這4種營養…》.科普中國.2022-07-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