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術後噁心嘔吐?別急,中脘穴隔姜灸為您解憂!
麻醉,就是用藥物或者其他一些科學方法,使需要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機體或機體的一部分暫時失去痛覺,以達到手術治療而患者無痛的目的。在臨床上,噁心、嘔吐是患者在接受麻醉手術後可能出現的一種症狀,它與麻醉、鎮痛使用的藥物和方法、患者手術耐受力與緊張情緒以及手術型別和手術持續時間等多種因素有關。
患者在麻醉手術後出現噁心、嘔吐,大多數會在術後12~24小時內得到緩解或消失,但也有少數患者感覺不適的時間持續稍長,或者感受較強烈。為消除或者減輕患者的不適體驗,加速術後康復,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範瑜潔教授介紹,在排除患者消化道本身的原因後,除了常採取暫停使用某些引起嘔吐的鎮痛藥物、肌注甲氧氯普胺、暫時性禁食禁水外,還可以採取一些中醫外治技術來進行治療,其中,中脘穴對預防和治療患者術後噁心嘔吐有明顯作用,特別是對中脘穴的隔姜灸。
據瞭解,為弘揚祖國醫學優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目前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重視中西醫協同治療,艾灸、耳穴貼壓、穴位貼敷、刮痧、拔罐等多種中醫護理技術目前在該醫院普外微創中心等多個科室廣泛開展,其簡、便、驗、廉的治療方法和顯著的協同治療效果受到廣大患者歡迎。
中脘穴是一個什麼穴位呢?範瑜潔教授介紹,中,即中間;脘,即胃脘,中脘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劍胸聯合與肚臍連線中點,臍中上四寸。中脘穴是人體很重要的腧穴,歸屬於任脈,刺激中脘穴可以治療很多消化系統的疾病,改善症狀,如胃痛、反酸、噁心、嘔吐、呃逆、腹脹等。
生薑辛溫、發散,有調和營衛、解表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艾葉性溫,入肝經、脾經、腎經,有緩解疼痛、抗炎、促進消化等。生薑與艾草結合可更好的起到溫陽辛散、調和營衛、激發胃氣、健脾利水、和胃降逆的作用,因此,對於預防麻醉手術後噁心嘔吐,或者發生了術後嘔吐的患者,可採用艾灸中脘穴、特別是隔姜灸來治療。
隔姜灸時,將艾絨捏成瓷實的圓錐形狀,準備大小和厚度適中的鮮薑片用針穿孔,然後將艾絨按在薑片上,將做好的艾絨和薑片置於患者中脘穴上,點燃艾絨,觀察以患者面板稍發紅而無燙感為宜。待艾絨燃盡後,即可用止血鉗把艾絨灰夾到備好的水杯裡,滅火。之後繼續用清理乾淨的薑片按好艾絨,接著做第二壯。若薑片變幹,可更換薑片繼續艾灸,總共灸3~5壯,每日1次。以此方法,患者噁心嘔吐症狀和不適會有明顯緩解或者完全消除。
需要注意的是,有面板過敏者慎用艾灸;孕婦非必要時不選用此方法,病情需要時嚴格遵醫囑執行;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或身體極度衰竭的患者禁止施灸,還要注意溫度過高、膚感過熱時需要及時取下,以免燙傷。
除中脘穴隔姜灸外,還可選用按壓或者針刺內關、合谷、足三裡和三陰交等穴位,以及耳穴貼壓刺激等中醫外治技術,對預防和治療麻醉手術後噁心嘔吐均有一定的效果。此外,還可透過配合藥物治療、心理安慰等方法,降低術後患者噁心嘔吐的發生率,從而增加患者術後康復的舒適度。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普外微創中心 劉莉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