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品牌年輕化是偽命題還是真問題?這場沙龍說清楚了!

醫療品牌年輕化是偽命題還是真問題?這場沙龍說清楚了!

撰文 |陳朝陽

何謂醫療品牌年輕化?醫療品牌年輕化是偽命題還是真問題?

6月22日,“醫學界”——醫療品牌大觀園第1期線下沙龍在上海醫學界總部舉辦。

服務醫者,改善醫療。

長期發展,迴歸品牌。

讓我們一起回到沙龍現場,聽聽嘉賓們的精彩分享。

與客戶同頻,

醫療品牌必須“年輕化”

2023年之後,20歲的中國知名高階醫療品牌美華沃德醫療進行品牌煥新,啟用集團新logo。

美華沃德醫療集團副總裁郭秋蓉在《20年“老牌”醫療的品牌煥新之路》主題分享中表示,品牌煥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透過對員工和客戶的調研、訪談,洞察出美華沃德醫療20年生命力的來源,釐清品牌架構,透過品牌煥新建立文化自信,驅動戰略共識,助力品牌傳播和可持續發展。

郭秋蓉表示,作為上海領先的私立醫療服務機構,美華沃德醫療從上海華山醫院內的美華婦兒服務發展為覆蓋全家、全年齡段健康服務的醫療集團。目前,集團在上海擁有一家醫院、三家綜合門診部和一家月子中心。

曾任浙大附一胃腸外科醫生的杭州一目可視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周舒揚在《淺談醫學品牌年輕化視覺化營銷》主題分享中提出,醫療品牌年輕化不僅僅是品牌年輕人化,品牌年輕化等於品牌當代化,不必非要成為年輕人的品牌,但品牌一定要與時俱進。

杭州一目可視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周舒揚

“視覺化在醫療臨床決策中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患者知情同意環節。在醫療品牌建設的過程中,也離不開視覺化的運用。不過,醫學視覺化的相簿資源非常稀缺,市面上現有的醫療圖片粗製濫造,還存在極高的侵權風險。”周舒揚認為。

重慶松山醫院是一家年輕的大型三級綜合醫院,由上市公司華邦健康(002004.SZ)創辦,2020年5月1日正式運營。

6年新聞調查記者、7年醫療品牌操盤手,重慶松山醫院品牌推广部負責人、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委員張尚初在線上分享《新舊之間:目標受眾導向下的醫療品牌進化之路》議題。

“老齡化+少子化勢頭出現,50、60後擁有財富積累和相對較小的對下一代經濟負擔,即將迎來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也是最龐大數量的一代老年人;70、80後成家庭決策中堅,消費觀念更新。整體而言,醫療、健康、康養的需求和要求雙提升。”

“客戶在變化,品牌要進化。”張尚初認為,醫療品牌建設離不開對社會變化、目標受眾的洞察,競爭的終極戰場是客戶心智,必須與眾不同,醫療品牌建設要具有辨識度,形成品牌差異化標籤。”

“與其爭論品牌年輕化還是老年化,不如先搞清楚這三個問題:目標人群是誰?他們需要什麼?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醫院品牌建設要走特色運營之路,內容精準化、病種產品化、醫生IP化。”

郝希純是一名醫生創業者,也是中國頭部健康科普創作者。郝希純創辦的可友健康體檢定製、體檢報告解讀是特色專案。透過高質量的科普,可友健康形成了高黏性的會員體系。

可友健康創始人郝希純

郝希純在《做有效健康科普,實現從知識到決策的升級》分享中認為,有效科普的根本是好內容,可讀性、持續輸出是關鍵。有效科普決勝在內容,要在專業領域裡發揮,堅持有價值利他,堅持科學性,堅持循證醫學,為產品服務。

醫療品牌年輕化

是偽命題還是真問題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醫院管理分會副祕書長沈奕青主持圓桌討論環節。

針對醫療品牌年輕化是偽命題還是真問題的圓桌議題,參與討論的嘉賓認為,品牌年輕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醫療品牌建設也應該順應潮流。年輕化是一個巨集觀抽象概念,在醫療品牌建設具象化的實踐中,就是關注社會的變化、關注使用者的變化。醫療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具有嚴肅性的一面,醫療品牌建設在傳播資訊的過程中還應關注溫情、共情的問題,與客戶在一起同頻。

“總的來說,醫療品牌的年輕化不只是為了迎合年輕患者,不是年輕人化,而是代表著創新思維的年輕態化,是透過現代化、數字化、互動化的手段提升整體醫療服務的質量和體驗。無論目標群體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可以透過適當的策略和方式,藉助與時俱進的年輕態化的品牌建設,增強患者的信任和滿意度,並促進業務的增長。”沈奕青對圓桌討論進行總結。

誰是社會辦醫品牌建設的“1”號位?

在沙龍現場,“醫學界”醫院服務與品牌活動部陳朝陽帶來《行業媒體眼中的醫療品牌建設觀察》的分享,並對“醫學界”醫療品牌服務產品進行介紹。

  • 在社會辦醫倒閉潮、開業潮、上市潮的背後是行業優勝劣汰,是規模化、規範化時代的到來,是向品牌要發展、要生存的時代來臨。

  • 誰是社會辦醫品牌建設的“1”號位問題,值得關注和思考,這是醫療品牌建設的根本性核心問題。

  • 隨著傳播方式不斷變化,醫療品牌建設成為一項極其複雜和專業的工作,對從業者來說是很高的考驗。社會辦醫普遍存在人員流動大、營利性目標太強的問題,這與醫療品牌建設的長期性存在矛盾。

  • 社會辦醫不能繼續打服務牌,做學術能力、學術品牌、學術文化建設成為必走之路。集團連鎖品牌、醫生個人品牌成為規模社會辦醫必須要釐清的問題。

  • 品牌資產時代到來,醫療品牌可以從成本中心到轉變成營收中心,透過與第三方的異業合作實現品牌價值變現。品牌建設要與業務部門、業務一線融合,不能漂浮分割。社會辦醫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傳播受限將成為很大、很難解決的問題。

“嘉賓的分享質量,絕對不亞於百人千人規模大會。”這是參會者對沙龍的認可。

與生俱來的優勢內容生產能力和千萬級行業使用者的超級精準傳播渠道,“醫學界”將持續賦能醫療品牌建設,“醫學界”——醫療品牌大觀園線下沙龍將會繼續舉辦,敬請期待!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