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最高可達2個月!洪澇過後血吸蟲傳播風險增加

潛伏期最高可達2個月!洪澇過後血吸蟲傳播風險增加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記者 韓金序)7月份我國將全面進入主汛期。中國疾控中心釋出健康提示,汛期水位升高,引起的洪澇災害對血吸蟲病的流行具有重要影響,會增加血吸蟲病的傳播風險。

多位感染科專家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的傳播風險顯著增加,由於血吸蟲病潛伏期長,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減少接觸疫水,確診血吸蟲病後要在20天內得到有效治療。

4月初,江蘇省宜興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為採茶工人進行血吸蟲病篩查。宜興市委宣傳部 圖

7月3日,揚州市中醫院感染科副主任謝潤平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介紹,血吸蟲病是一種由血吸蟲寄生在人體內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並可慢性化,洪澇災害後傳播風險顯著增加。

“接觸疫水後,多數情況下感染風險與接觸時間和疫水中幼蟲密度相關。”謝潤平強調,血吸蟲病的潛伏期可長達2個月,患者早期可能僅表現出輕微的面板紅疹和瘙癢,隨後發展為咳嗽、腹痛、腹瀉,直至肝區疼痛、肝脾腫大等嚴重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接觸疫水後立即就醫未必能查出病症,血吸蟲病的診斷往往需待感染後一段時間,由於該病潛伏期較長,汛期中後期病例可能會增多。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厲新妍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血吸蟲病的早期治療至關重要。確診血吸蟲病後在早期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多可痊癒。因此,提高公眾對血吸蟲病早期症狀的認識,鼓勵疑似感染者及時就醫,是預防慢性血吸蟲病的關鍵。”厲新妍說。

謝潤平建議,在疫區工作或生活時,接觸疫水前,應佩戴手套、膠靴,儘量減少面板與疫水的直接接觸,並可塗抹防蚴霜等藥物;接觸疫水後,需及時清洗面板。接觸疫水1至2天內,或出現皮疹、腹痛、腹瀉、咳嗽、胸痛等症狀時,可服用吡喹酮等預防性藥物,並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