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起病的T2DM患者遭遇嚴重胰島素抵抗及高尿酸血癥,如何幫助TA?

青少年起病的T2DM患者遭遇嚴重胰島素抵抗及高尿酸血癥,如何幫助TA?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一例典型肥胖、青少年早發T2DM案例,臨床治療如何直擊要害?

案例資料

患者,男性,18歲。

主訴:發現升高3年,控制不佳半年。

現病史:3年前因呼之不應入住重症監護室(ICU),診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下肢缺血壞死,行體外膜肺氧合(ECOM)治療及左下肢截肢術,術後安置義肢。出院後停降糖藥,自行外購“苦瓜素”控糖,自訴血糖可。近半年發現空腹血糖(FPG)大於7mmol/L,服用二甲雙胍0.5g每日一次(qd),血糖仍控制不佳。近期飲食不規律,大小便可,無肢體麻木、視物模糊等。體重無明顯改變。

既往史:無特殊。

家族史:外婆2型糖尿病史。

體格檢查:身高180cm,體重115kg,體重指數(BMI)35.5kg/m2,血壓128/86mmHg,。

實驗室檢查:

注 PPG:餐後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LDL-C: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C:總膽固醇;TG:甘油三酯;AST:穀草轉氨酶;ALT:谷丙轉氨酶;ALP:鹼性磷酸酶

診斷:
1.2型糖尿病
2.高尿酸血癥
3.肥胖

降糖方案及血糖監測情況:


入院後給予司美格魯肽0.25mg起始每週一次(qw)皮下注射,1個月後增至0.5mg qw,2個月後加量至1.0mg qw並維持劑量。自我血糖監測平均FPG 5.8mmol/L,PPG保持在6.6-9.2mmol/L。

患者治療前後指標改善:

案例分析

Q1

本案例是一名年輕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請您總結一下這類患者具有哪些典型的臨床特徵?

唐丹教授:本例患者確診T2DM時年齡<18歲,屬於兒童和青少年早發T2DM。對於這類患者,首先需要進行糖尿病的鑑別診斷,除外1型糖尿病(T1DM)和特殊型別糖尿病,以及其他相關症狀疾病。

與T1DM相比,年輕的成人T2DM患者通常具有以下特徵:1)顯著的家族遺傳傾向;2)常伴有超重/肥胖、胰島素抵抗、血脂異常、高血壓、代謝綜合徵、等疾病症狀;3)疾病進展較慢,早期出現罕見酮症酸中毒[1-2]。

由於一些特殊型別糖尿病與早髮型T2DM的臨床表現存在重疊,臨床需要加以鑑別,例如單基因突變導致β細胞功能缺陷的青少年發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此外,要排除長期使用皮質醇激素、肢端肥大症、庫欣綜合徵引起的肥胖,以及藥物濫用造成的血糖異常。

Q2

請您談談,為本例患者制定治療方案的思路是什麼?

唐丹教授:在為本例患者制定治療策略時,由於目前尚無針對兒童和青少年早發T2DM的指南或共識,其治療選擇仍基於成人T2DM的循證治療方案。首先是針對血糖的管理,治療目標是使血糖控制正常化以減少急性和慢性併發症風險[1]。

制定血糖控制目標時,對於這類年齡較輕、病程較短、預期壽命較長、無併發症、未合併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在沒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應的情況下可採取更嚴格的HbA1c控制目標[3],可以採取<6.5%,甚至<6.2%的目標。

在治療策略方面,本例患者既往服用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且伴有肥胖,需要調整用藥方案,滿足降糖減重的需求。由於該患者左下肢活動不利,且為住校學生,生活方式干預受限,需要更有效的體重管理方法。

2024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指南中提出,對於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在藥物治療時應考慮其對體重的影響,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可作為首選藥物[4]。SUSTAIN系列研究證實,司美格魯肽強效降糖的同時,減輕胰島素抵抗,縮小腰圍。因此我們為患者進行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治療。值得一提的是,司美格魯肽只需每週注射一次,對於正處於學生生涯,學業較為繁重的本例患者,有助於提高治療依從性。治療6個月後,患者HbA1c降為6.0%,BMI從35.5kg/m2降為27.3kg/m2,期間未發生低血糖,較好地滿足了患者的治療需求。

Q3

本例T2DM患者存在嚴重胰島素抵抗,請您從藥物機制談談,GLP-1RA在這方面如何發揮作用?

唐丹教授:胰島素抵抗是指胰島素介導的組織(尤其是肌肉、脂肪組織和肝臟)的葡萄糖代謝控制缺陷,是包括T2DM和心血管疾病在內的一系列人類疾病的最早表現之一[5]。當發生胰島素抵抗時,外周組織對胰島素作用不敏感,引起血糖升高[5]。此外,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獨立預測因子[6],改善胰島素抵抗可降低心梗風險[7]。

GLP-1RA在胰島素抵抗的多個環節均發揮作用。可以直接作用於攝食中樞,控制食慾,同時延緩胃排空,減少能量過剩,改變胰島素抵抗的源頭[8];能夠減少脂肪組織重量[8-9];上調脂聯素水平,降低遊離脂肪酸和細胞因子水平[10-13];且明顯增加肝臟和骨骼肌的GLUT-4表達[14],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案例點評

Q1

本病例中患者使用司美格魯肽從最開始的0.5mg逐漸加量至1mg,請您分析一下加量的原則是什麼?以及足量用藥對患者產生了哪些益處?

鍾曉衛教授:所有患者使用司美格魯肽時都要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患者年齡、性別、疾病狀態、藥物有效性、安全性等調整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和最小副作用。司美格魯肽的劑量一般從0.25mg每週一次起始,4周後應增至0.5mg每週一次。在以0.5mg每週一次治療至少4周後,劑量可增至1mg每週一次,以便進一步改善血糖控制水平。透過這種劑量遞增的方法逐步建立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減輕噁心、嘔吐等不良消化道反應。一般來說不推薦每週劑量超過1mg,對於輕中度或重度腎損害患者以及對於肝損害患者無需調整劑量[15]。

本例患者在使用司美格魯肽的治療過程中遵循了小劑量起始原則,無明顯不良症狀,遂逐漸加量至0.5mg到最後的1mg,經過半年的治療,空腹血糖降至5.2mmol/L,HbA1c降至6.0%,尿酸降至滿意範圍,同時體重減輕,腰圍減少,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

Q2

請您分析一下本案例中司美格魯肽在治療T2DM時具有怎樣的優勢?

鍾曉衛教授:本例T2DM患者的重要特徵除了血糖升高外,還合併有高尿酸血癥、嚴重的胰島素抵抗。高尿酸血癥和血清尿酸(SUA)水平升高是糖尿病腎病(DKD)進展的預測因子[16]。因此對於本例患者,除了血糖控制,還應對胰島素抵抗、DKD危險因素等進行綜合管理。

SUSTAIN China[17]結果顯示,司美格魯肽可顯著降低HbA1c水平達1.8%,HbA1c的達標率高達86.1%,且低血糖發生率極低。進一步研究分析顯示,司美格魯肽能顯著改善T2DM患者胰島β細胞應答至健康人水平,從而改善患者胰島功能。SUSTAIN 2和SUSTAIN 3研究均發現,司美格魯肽可顯著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指標HOMA-IR[12]。

SUSTAIN 6研究[18]中對次要腎臟終點事件分析發現,司美格魯肽能有效延緩T2DM患者DKD的發生和發展,並可使新發持續性大量蛋白尿或腎臟病惡化的發生率均顯著降低,使腎臟複合終點事件發生風險降低36%。

本例患者為年輕的成人T2DM患者,在應用司美格魯肽後,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時,對多重危險因素進行了綜合管理,更早一步預防DKD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存率。

Q3

對於無法運動干預的T2DM合併肥胖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時應注意什麼?

鍾曉衛教授:對於存在運動失常的T2DM合併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在制訂方案時應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運動受限的原因、肥胖程度、血糖控制情況、併發症以及患者的偏好。

飲食管理是基礎的治療手段,必要的話在營養師的參與下強化飲食控制。如果飲食控制不佳,加上運動受限,可以選擇藥物治療:


對於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應優先考慮有利於減輕體重的降糖藥物[19],包括二甲雙胍、GLP-1RA、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α-糖苷酶抑制劑,均可不同程度地減輕體重,其中GLP-1RA、SGLT2i還可帶來心血管和腎臟獲益,根據患者的具體特點選擇方案。


如果需要胰島素治療,建議聯合至少1種兼具減重作用的降糖藥物,或選用基礎胰島素與GLP-1RA聯合制劑,增強降糖療效的同時避免胰島素治療帶來的體重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應。

對於重度肥胖的T2DM患者,也可以進行代謝手術治療,但適用人群受限,需嚴格遵守適應證。術後仍應進行長期生活方式干預,否則仍有復胖風險。

專家簡介

唐丹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畢業於四川大學臨床醫學院
從事內分泌代謝及老年疾病工作20餘年
四川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委會委員
四川省糖尿病防治協會理事
參與的科研獲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參與國際合作科研專案研究工作
在國家級及省內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
曾參與國家級繼教教材的編寫工作

鍾曉衛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主任,主任醫師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內分泌代謝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四川省老年醫學會老年內分泌暨糖尿病專委會副主委
四川省醫促衛內分泌代謝專委會副主委
成都市天府新區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四川省糖尿病防治協會常務理事
四川省性學會性腺軸與生殖專委會常委
四川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事業專委會常委
四川省醫師協會內分泌專委會委員
四川省內分泌質控中心專家及成都市內分泌質控中心專家
四川省及成都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
成都市醫療保險管理局第三方評審專家

參考文獻

[1]Lascar N,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8 Jan;6(1):69-80.
[2]徐勇, 等.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22, 14(5) : 423-432.
[3]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21,41(09):757-784.
[4]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imary Care Advisory Group. Clinical Diabetes April 2024, Vol.42, 181.
[5]Nat Rev Mol Cell Biol . 2021 Nov;22(11):751-771.
[6]Bonora E, et al.Diabetes Care. 2002;25(7)1135-1141.
[7]Eddy D,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2)361-366.
[8]Blundell J,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7; 19(9): 1242-1251.
[9]Jendle J,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9; 11(12): 1163-1172.
[10]Hu W,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3; 98(1): 290-298.
[11]Ahrén B,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 5(5): 341-354.
[12]Ahmann A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41(2): 258-266.
[13]Sha S, et al. Endocrine. 2019; 66(3): 494-502.
[14]Chen LN, et al. Int J Mol Med. 2013; 32(4): 892-900.

[15]司美格魯肽說明書
[16]Zhu L, et al. Diabetes Ther. 2023;14(3):581-591.
[17]Ji L,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 Feb;23.
[18]Lingvay I,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Nov;7(11):834-844.
[19]姬秋和, 等.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誌, 2022, 42(1) : 78-86.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平臺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