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OG第6日大會收官 胃癌分會場專題報道

CGOG第6日大會收官 胃癌分會場專題報道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2024年6月16日,第14屆北京大學消化腫瘤論壇暨中國胃腸腫瘤臨床研究協作組年會(CGOG)迎來了最後一天的會議日程,分會場於線上線下同期舉行,共14.6萬人次線上參與。

會議在大會主席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雲鵬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巴一教授的致辭中拉開序幕。劉雲鵬教授和巴一教授對各位胃癌分會場的與會嘉賓和專家同道表示熱烈歡迎,並對今日大會主持人表示感謝。本次會議聚焦多種特殊型別胃癌的臨床特點和治療現狀,並透過與基礎相結合深入探討特殊型別胃癌的治療策略。希望此次大會可以帶給大家胃癌治療領域的收穫。

本場會議分為3個專題進行。第1個專題聚焦AFP GC,在解放軍總醫院白莉教授、遼寧省腫瘤醫院張敬東教授、醫學院張俊教授的共同主持下開始。

首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葛賽教授分享了一例高齡AFPGC患者的臨床病例。患者術後出現多發轉移,經靶向+免疫治療後臨床獲益,但因AE難以耐受無法繼續治療,由此提出AFPGC存在較大異質性、治療模式有待進一步最佳化的思考。隨後江蘇省人民醫院陳曉鋒教授為大家介紹了AFPGC惡性程度極高、病理分型多樣、肝轉移及淋巴結轉移普遍,且具有獨特臨床病理及分子特徵等特點,詳細列舉了當前AFPGC診療模式的探索,指出目前AFPGC化療療效獲益有限、免疫治療療效尚不明確等困境,未來仍需精準醫療和多學科協作的共同努力。最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張小田教授引出AFP在胃癌中功能尚不明確的問題後,基於差異性療效的臨床例項,從AFPGC的脈管系統和免疫微環境特點出發,提出未來繼續關注異質性、最佳化治療方案以及逆轉中性粒細胞募集等探索方向。

在討論環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義富教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梁婷婷教授、青海省人民醫院祁玉娟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雲南醫院/雲南省腫瘤醫院謝琳教授分別分享了自己的體會,並對AFPGC異構體、靶點表達交叉狀態下的治療選擇、輔助治療及治療進展後的方案選擇等問題展開討論。

第2個專題聚焦Claudin18.2陽性GC,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林小燕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邱紅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曲秀娟教授的共同主持下進行。

首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劉丹教授分享了一例Claudin18.2陽性GC的臨床診療病例。患者接受Claudin18.2單抗聯合化免治療後腹膜轉移改善,但其餘病灶進展後複測Claudin18.2轉陰,引發了對治療響應和生物標誌物動態變化的深入思考。隨後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邱妙珍教授為大家介紹了Claudin18.2的生物學功能及其在胃癌中的表達特性。邱教授指出了Claudin18.2在胃癌中的高表達與其在原發灶和淋巴結轉移灶的一致性,以及在原發灶與腹膜轉移灶中表達的差異性,同時強調了其表達水平與患者預後並無直接關聯,並進一步詳細介紹了Claudin18.2單抗、雙抗、ADC、CAR-T等不同治療方式與聯合或不聯合免疫治療的各類臨床試驗結果,提出目前仍存在cutoff值界定、不良反應控制以及存在其他生物標誌物情況下如何排兵佈陣的挑戰。最後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魏嘉教授介紹了Claudin18.2在不同腫瘤部位表達水平、與其他生物標誌物表達的相關性、Claudin18-ARHGAP融合突變對胃癌特定訊號通路及免疫微環境的影響等特點,為Claudin18.2作為胃癌明星治療靶點的潛力和挑戰提供了全面的視角。

在討論環節,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腫瘤醫院陳萍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胤瑛教授、北京潞河醫院嚴冬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餘一禕教授對Claudin18.2精準檢測及結果判讀標準、不同治療模式的探索前景、治療向前推進的可行性、以及精準靶點分層後的治療方案選擇等問題展開討論。

第3個專題聚焦EBV陽性GC,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劉紅利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郭偉劍教授、北京協和醫院趙林教授的共同主持下進行。

首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謝通教授分享了一例殘胃癌伴EBV感染,新輔助化療pCR後復發,多程治療後從免疫治療中長期獲益的臨床診療病例,提出EBV陽性胃癌對免疫治療敏感的特點,並引出未來進一步臨床轉化研究方向的思考。隨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勾紅峰教授為大家介紹了EBV的來源及感染途徑,以及EBVaGC的不同組織學亞型、診斷方法進展、良好的預後及預後相關因素和不同分期下的治療模式的研究現狀。最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彭智教授介紹了EBV的感染過程及型別,EBVaGC的發病機制、基因組突變特徵、腫瘤免疫微環境特點、免疫治療有效及耐藥的相關機制分析結果,並從EBVaGC免疫微環境出發,結合對其他EBV陽性瘤種的治療經驗,探索更多治療模式的可能性。

在討論環節,福建省腫瘤醫院黃莎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賈永旭教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佳藝教授、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張風賓教授就EBV的致癌性及聯合抗病毒治療的必要性、針對EBVaGC具有炎症特點的微環境及特殊免疫微環境特徵轉化研究的可行性等問題展開討論。

最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張小田教授對今日胃癌分會場的學術內容進行總結,對各位學者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並期待明年的CGOG大會能繼續聚焦更多前沿臨床問題。

第14屆北京大學消化腫瘤論壇暨CGOG2024年會 6月11日-16日

通訊員: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 叢琳、張一繁、彭智

責任編輯:Sheep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