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ACDF術後霍納綜合徵,一文彙總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C4-5和C5-6是最易受損的節段
霍納綜合徵以同側上瞼下垂、瞳孔縮小和麵部無汗為特徵。這種罕見的不良結局是由沿頸長肌內側走行的交感纖維損傷引起的,手術入路時交感纖維可被切斷、燒灼和/或回縮。這一併發症導致上瞼功能和容貌受損,可能給患者和醫療系統帶來痛苦和經濟負擔。
霍納綜合徵是頸椎ACDF術後少見的併發症,多中心研究報道發生率少於0.1%。本研究分析8例ACDF術後Horner綜合徵的發生率、特點及術後病程,然後進行了一項系統綜述,以確定關於ACDF術後霍納綜合徵的患病率、診斷和治療的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
1.記錄1116名頸椎ACDF術後患者,霍納綜合徵發生率0.45%;
2.C4-5和C5-6是最常見的手術節段;
3.8名患者術後發生該併發症,1例患者在3周內完全緩解;1例術後4個月部分改善,但上瞼下垂仍存在;2例患者無明顯改善。1例因左側上瞼下垂於術後11個月行上瞼下垂矯正術,術後上瞼下垂症狀持續存在。其餘患者症狀僅部分改善。
4.所有患者開始出現改善的時間範圍為10天至6個月。沒有患者被給予類固醇來幫助恢復。
5.系統綜述顯示,最常見的手術節段C5-6的發生率為0.6%(0.02%~4.0%),82%的患者在一年內症狀部分或完全緩解(60.7%完全緩解,21.4%部分緩解)。
1.C4-5和C5-6是最易受損的節段。這可能與交感神經幹的解剖走行有關,交感神經幹走行於頸長肌內,在C6處距內側緣1cm,而在其他節段的平均距離為2cm。因此,必須注意儘量減少沿椎體外側緣和頸長肌內的電刀燒傷。
2.入路中使用鈍性解剖(尤其是頸長肌)可以顯著減少對電刀的需求。
3.最好避免向外側切開頸長肌,而儘量在骨膜下平面切開。
4.減少牽拉器的牽拉時間和牽拉範圍,以及間斷鬆開牽拉器,可能有助於降低霍納綜合徵、吞嚥困難、喉返神經麻痺的風險。
本文來源:虎虎脊柱文獻
責任編輯: 向宇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