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39名院士,這所醫學院是怎麼做到的?
連續6年位列“醫學界”中國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排行榜中的第一名。
撰文 |汪航
6月24日,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復旦大學牽頭完成的3項成果斬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其中,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復旦上醫”)徐文東教授、顧玉東院士領銜的多學科團隊憑藉“中國首創偏癱治療方案”一舉拿下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國範圍內,上一次醫學類外科專案摘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還要追溯到2015年。
目前,這項醫療創新技術已推廣到全國,並下沉到區、縣級醫院,使眾多偏癱患者獲益。同時,該治療方案還吸引諸多國外患者來華就診,多個歐美醫療中心也正在學習、應用這項中國原創技術。
醫學進步的背後,是徐文東團隊數十年的潛心攻關,也是復旦上醫在新醫科人才培養成就上的一個縮影:緊密對接國家急需和前瞻佈局,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不斷完善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提高醫學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復旦上醫的醫學教育成果頗豐。從這裡走出去的臨床醫生與醫學科學家遍佈全國各地,成為各大醫療機構的骨幹;有29人上榜2023年“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是全國醫學院校的第一名;培養出39名兩院院士,在全國醫學院校中位居前列。
得益於醫學人才培養方面的卓越成就,復旦上醫在“醫學界”2024中國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排行榜中高居全國第一。在300餘所醫學院校中,這已經是其第六年蟬聯榜首位置,坐實了“醫學界的黃埔軍校”這一美譽。
復旦上醫
創新醫生培養體系,吸引優質生源學醫
如何將一位醫學生培養成合格的臨床醫師?這一問題曾長期困擾著我國的醫學教育。
改革開放初期,由於醫學學制學位繁雜、院校教育及畢業後教育脫節等原因,我國醫學生培養週期過長,即便是花費很大力氣培養出來的醫學生,畢業後很多卻不會看病。
這讓學醫的吸引力大打折扣,醫學專業遇冷常見諸報端。復旦上醫原副院長汪玲看在眼裡,心裡很不是滋味。在她看來,優質生源、高質量醫學生、高水平醫生三者依次關聯,一旦優質生源流失,將直接影響未來的醫生隊伍質量。
有感於此,汪玲教授及復旦上醫的有識之士們提出,創新醫生培養體系,建立標準化、規範化的醫生培養路徑。
早在1984年,復旦上醫就開始探索培養應用型臨床醫學研究生。從1998年起,作為首批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試點單位,復旦大學等高校先後承擔教育部和上海市委託的18項重大課題,進一步探討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的培養模式改革。
復旦上醫的老一輩教授們,熱情投入這項事關我國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事業當中,接連出臺了多份研究報告,為醫學教育學制和學位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
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5+3”培養模式的提出與構建。“5+3”即5年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與以往動輒十年左右的學醫週期相比,這一培養模式讓醫學生用8年時間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師,既達到了培養目標,又節省了時間成本。
汪玲介紹,以培養合格醫師為目標,“5+3”模式格外強調崗位勝任力。它突出職業素養和能力素養培養,使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教育真正做到了以醫生職業為導向,並與衛生行業緊密結合,與醫師執業資格考試密切銜接。
2014年,由復旦上醫牽頭的《我國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探索和創新——“5+3”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實現了上海市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零的突破”,為全國開展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提供了示範和借鑑。
同一年,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檔案,要求從2015年起,停止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調整為“5+3”一體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這也意味著,“5+3”成為我國培養臨床醫師的主流模式,推廣應用到了全國上百家臨床醫學碩士培養單位和醫學院校之中。
十年來,這一培養模式為我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醫學人才。創新醫生培養體系後,優質醫學生源缺乏的問題迎刃而解,醫學成為高考志願填報中的熱門專業。
“醫學界”瞭解到,近年來,透過引領“新醫科”建設,復旦上醫進一步豐富醫生培養的內涵,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吸引了國內外一大批優秀生源學醫、從醫,使生源質量不斷提升。
學科實力一流,辦學底蘊深厚
畢業生質量是評價一所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指標。作為一所有著近百年曆史的醫學院,復旦上醫同樣展現出了深厚的底蘊。
復旦上醫創建於1927年,最初命名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即後來的中央大學)醫學院,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1932年獨立設校,國立上海醫學院成為當時我國唯一一所國立醫學院。
抗戰期間,學校輾轉昆明、重慶,堅持辦學不輟。解放後,學校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即“上醫”)。1959年,國家釋出16所重點建設的高校名單,上醫是入選的兩所醫學院校之一,足以表明它在我國醫學教育領域中的崇高地位。
一位從事醫學教育的資深人士曾向“醫學界”介紹,“上醫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大約在1965年,時任教育部部長的蔣南翔來學校考察,因為他當過清華校長,所以在知道上醫有很多一、二級教授後吃驚地說,上醫的一、二級教授比清華大學的都多。”
上醫不僅在上海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也積極支援其他地區的醫學人才培養。1956年,400餘名上醫職工響應國家號召舉家西遷,建立重慶醫學院(現重慶醫科大學)及附屬第一醫院、附屬兒童醫院。
上醫為重慶醫學院辦學調配教學所需的儀器、教材、圖書、資料、標本。許多參與援建的教授從上海的小洋樓走出,到了重慶睡在地上工作也甘之如飴。他們兢兢業業,克服艱苦環境的限制,為重慶醫科大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流的師資力量,使上醫的教育實力遙遙領先。以教育領域衡量大學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的重要標誌——博士學位授權點數量為例,在1981年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博士點名單中,上醫獲批21個博士點,數量遠超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醫學院等一眾醫學院校,位列全國第1。
1981年全國首批博士點
2000年,為適應世界高等教育和醫學技術發展的趨勢,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雙方強強合併,組建成立了新的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原黨委書記秦紹德曾在兩校合併五週年之際撰文,為讓兩校合併的成果最終體現到醫學學科發展上,學校在理順體制以後,最為關注的就是如何促進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培養,產生高水平醫學科研成果。
在教育方面,學校將原基礎醫學院和若干個臨床醫學院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組建成新的醫學院,並命名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充分發揮原“上海醫學院”無形資產的作用。為了支援醫學人才培養,學校動員各附屬醫院拿出上一年醫院業務收入的0.75%,設立醫學教育發展基金,在臨床醫生中聘任授課教授,以建立一支穩定的、熱愛教育工作的臨床醫學師資隊伍,鼓勵名師上講臺。
這些措施,使醫學院發展迅速融入綜合性大學的背景之下,推動醫學學科人才培養獲得了新的空間:醫學類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有了較大提高,生源質量得到強化;教學培養方案得到進一步最佳化,學生的整體素質顯著提高;醫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更為密切,科研實力得以加強。
復旦上醫在人才培養排行榜中高居第一
截至目前,復旦上醫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9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3個。如果算上二級學科的話,復旦上醫的博士點數量已經達到了35個,涵蓋外科學、婦產科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各個學科。
在這些學科之下,復旦上醫擁有研究生導師2000餘人,在讀博士研究生約3500人、碩士研究生3300餘人,醫學人才培養的整體規模居全國前列。
培養出39名院士,復旦上醫有哪些經驗?
2018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約,共建託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及其直屬附屬醫院。
五年後,復旦大學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曾總結,“三方共建託管”以來,復旦上醫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著力保證醫學教育的完整性;狠抓內涵建設,持續推動醫科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緊盯“國之大者”“城之要者”,為國家為上海持續做出新貢獻。
尤其是在人才培養方面,作為中國頂尖的醫學院校,復旦上醫獨特的教育體系和培養模式不僅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也為今後醫學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事實上,這一醫學人才培養體系仍在不斷髮展。從2015年起,復旦上醫不斷豐富“5+3”模式的內涵,在全國率先開展臨床醫學博士“5+3+X”模式改革試點,X為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或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所需年限。
截至目前,復旦上醫已培養超1000名“5+3+X”臨床醫學專業博士。他們不僅具備紮實的臨床實踐技能,還能獨立承擔專科領域中的常見病、多發病,甚至是某些疑難雜症,具有較高的臨床理論水平和臨床研究能力。
在復旦上醫副院長吳凡看來,將臨床醫學專博和專科醫師培訓結合,這一實踐引領了全國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教育改革,有助於將臨床研究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同步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科學研究水平。
另一方面,作為全國首個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復旦上醫在培養臨床醫師的同時,也在著力打造一批“醫師科學家”隊伍,以響應我國對高水平醫療創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例如,在一流醫學研究生教育方面,復旦上醫拓展學術學位“Med-X”新模式,推進醫教協同、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培養機制改革,探索“MD+PhD”雙學位教育,提升醫學研究生國際化水平,加快生物醫藥工程博士培養,打造高層次複合型拔尖創新醫學人才。
吳凡曾舉例稱,在博士研究生階段,醫學生有機會在復旦10個臨床醫學交叉研究院(癌症攻關、重大腦疾病等)進行培養,接受樊嘉院士、葛均波院士等頂尖科學家的指導,接觸國際前沿研究課題,“醫學生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截至2023年10月,我國擁有兩院院士271位。其中,有39位院士曾就讀於復旦上醫,約佔總人數的14%,在全國七所高水平醫學院校中居於首位。這也表明,復旦上醫的生源質量、培養能力和師資力量極為強大。
有了“復旦經驗”,在談及未來對人才培養的期許時,吳凡曾表示:到2030年,復旦上醫將努力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支撐引領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
對此,她充滿信心。
來源:醫學界
責編:田棟樑
編輯:趙 靜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