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高達19.2mmol/L,PPG高達27mmol/L!10年抗糖路,何去何從?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每週一次,輕鬆實現多重獲益。
案例資料
患 者,男,74歲。
主訴:升高10年,乏力、氣喘1月。
現病史:緣於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口乾多飲,外院經測血糖診斷為“糖尿病”。長期口服“格列齊特緩釋片80mg每日一次(qd)、阿卡波糖50mg 每日三次(tid)”,未監測血糖,飲食未控制,體重逐漸增加。 1月前出現疲乏無力,活動後尤甚,伴氣喘,無咳嗽咳痰,無肢體偏癱等。 遂來就診,查空腹血糖(FPG)19.2mmol/L,餐後血糖(PPG)27mmol/L,2+,尿酮體陰性。 精神疲乏,睡眠尚可,小便頻數,大便祕結,體重10年增加60斤。
既往史:8年前診斷“”,規律服用“氨氯地平5mg qd+纈沙坦 80mg qd”,血壓控制可。5年前因頭暈住院,診斷“腔隙性腦梗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現偶有頭暈、胸悶。否認“慢性腎炎”病史;否認“病毒性肝炎、傷寒”等病史。
個人史:機會性飲酒、機會性吸菸史,否認藥物、食物過敏史,否認傳染病史。
家族史:有糖尿病家族史,否認遺傳病史。
體格檢查:
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
注 HbA1c:糖化血紅蛋白;TC:總膽固醇;LDL-c:膽固醇;eGFR:估算腎小球濾過率
診斷:
1.2型糖尿病伴多併發症
2型糖尿病性周圍血管病
2型糖尿病腎病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2.高血壓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
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4.高膽固醇血癥
5.肥胖
治療方案:
治療後血糖監測(單位:mmol/L):
治療後各項指標變化:
案例分析
本例患者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病程長達10年,服用口服降糖藥(格列齊特緩釋片、阿卡波糖)降糖,雖胰島功能尚可(輕度受損),但血糖控制較差,來診時FPG 19.2mmol/L,PPG 27mmol/L,HbA1c 13.0%,體型肥胖,且合併多種疾病。
對於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高危風險的T2DM患者,無論基線HbA1c水平或個體化HbA1c目標值如何,均建議優先選擇具有心血管獲益證據的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1]。
司美格魯肽作為一種新型長效GLP-1RA,除了降糖、減重作用顯著外,還可從多方面實現對心腦血管的保護作用,包括保護血管內皮、降低血壓、改善血脂、減輕炎症、改善微迴圈等,且耐受性良好,是更好地管理T2DM不可或缺的治療選擇[2]。此外,司美格魯肽還能降低T2DM患者的白蛋白尿、保護腎臟、降低腎臟複合終點事件發生風險,可用於糖尿病腎病(DKD)的防治[2]。且qw的注射治療更為簡便,有助於提高治療依從性,進而保障治療效果。
本例患者經司美格魯肽治療3個月後,在甘精胰島素減量的基礎上,FPG從14.0mmol/L降至6.0mmol/L,PPG從15.2mmol/L降至6.3mmol/L;經司美格魯肽治療一年半後,HbA1c降至6.9%,尿蛋白從2+變為微量,體重減輕26kg,血脂、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案例點評
Q1
國際權威指南及共識對於T2DM合併心腎高風險人群的治療目標以及藥物選擇是如何建議的呢?
葉彬華教授:2024美國糖尿病協會(ADA)釋出的《糖尿病診療標準》[3]建議基於患者個體特徵和合並症個性化制定治療策略,並根據人群特點的不同,將T2DM人群分為:1)T2DM合併心腎高風險[已存在ASCVD/ASCVD高危因素、心衰、慢性腎臟病(CKD)人群],以“降低心腎不良事件風險”為目標的人群;2)以“降低/維持血糖和體重”為目標的T2DM人群。
本例患者不僅有T2DM,還合併ASCVD,並已經出現了DKD,屬於前文提到的第一類人群。對於此類患者,指南[1]明確指出,其治療計劃應包括可降低心血管和腎臟疾病風險的藥物[如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和/或GLP-1RA],用於血糖管理和全面降低心血管風險。這一決策應獨立於HbA1c,並考慮個體特異性因素。
Q2
自2023年10月美國心臟病協會(AHA)釋出科學宣告以來,心血管-腎臟-代謝(CKM)綜合徵受到國內外醫學領域的格外關注。科學宣告對GLP-1RA在CKM的應用給予了詳細指導,能否為我們簡單介紹下?
葉彬華教授:CKM綜合徵[4]是由肥胖、糖尿病、CKD和CVD之間病理生理相互作用導致的一種全身性疾病。CKM的病理生理機十分複雜,胰島素抵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過度啟用、內皮細胞功能障礙、炎症以及氧化應激等病理生理機制促進代謝性疾病、CVD和CKD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CKM的惡性迴圈[4]。
CKM綜合徵分為0-4期,0期:無CKM危險因素;1期:過度或異常的脂肪積累;2期:合併代謝性危險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綜合徵)或中-高風險CKD;3期:合併亞臨床CVD的CKM綜合徵,或存在高風險CVD或非常高風險CKD;4期:合併CVD的CKM綜合徵[4]。
科學宣告[4]明確指出,在CKM 2期,對於糖尿病風險因素的管理,GLP-1RA優先用於血糖控制不佳(HbA1c≥9%)、高劑量胰島素、或者BMI≥35kg/m2(亞洲人群)的患者;在CKM 3期,亞臨床ASCVD人群,建議使用GLP-1RA以減少ASCVD風險;在CKM 4期,對於ASCVD人群,建議使用GLP-1RA和SGLT-2i 減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發生,GLP-1RA優先用於血糖控制不佳(HbA1c≥9%)、高劑量胰島素、或者BMI≥35kg/m2的患者。
Q3
最終為本例患者在眾多GLP-1RA中選擇司美格魯肽,是出於哪些考慮?
葉彬華教授:為 本例患者選擇司美格魯肽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首先,本例患者病程長達10年、血糖控制差,治療首選降糖效果強、安全性高的藥物。SUSTAIN China[5]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在中國T2DM人群中,司美格魯肽可顯著降低HbA1c水平達1.8%,HbA1c的達標率高達86.1%,且低血糖發生率極低。進一步研究分析顯示,司美格魯肽能顯著改善T2DM患者的胰島功能,無論患者是高基線HbA1c或者接近於7%,患者的β細胞應答水平可類似健康人水平,按需降低HbA1c,使其降至7%以內。
其次,患者BMI 34.9kg/m2,合併高血壓病、ASCVD、DKD,應選擇同時具有減重,及心血管、腎臟保護作用的藥物,以期達到良好控制血糖、控制體重、最大程度降低心腎風險的目的。SUSTAIN 6[6]研究結果顯示,在標準藥物治療基礎上,相對於安慰劑,司美格魯肽可大大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發生風險高達26%,且該效應長期持續;對MACE的3個組分進行進一步分析,發現司美格魯肽能顯著降低非致死性卒中的發生風險達39%。對SUSTAIN 1~7研究的事後分析發現,與安慰劑治療相比,司美格魯肽治療能持續降低T2DM患者的蛋白尿水平,且此作用在治療16周後即可觀察到,並持續整個研究期,其中合併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尿水平降幅最大(達約50%)[7]。且既往研究顯示,司美格魯肽可顯著改善T2DM患者多重心腦血管代謝危險因素,減少體重達6.5kg,使收縮壓降低高達7.3mmHg,同時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效減小腰圍達6.0cm[5,8-12]。
最後,患者因合併多種疾病,治療方案中包含了降壓、降脂、抗血小板等多種藥物,治療方案本身已十分繁瑣,降糖治療應當選擇更簡化的方案。司美格魯肽為GLP-1RA的周製劑,僅需一週注射一次,相比日製劑,患者依從性更高。
專家簡介
陳煜宇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風溼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代謝疾病管理中心副主任
福建省名老中醫繼承人,院先進個人、十佳臨床帶教。
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青年委員
福建省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委員
福建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委員、內分泌學分會青年委員
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代謝與營養分會委員、糖尿病分會青年委員。
致力於研究:糖尿病及併發症,甲狀腺疾病,痛風、關節痛等的中西醫結合診治、中醫治未病。
葉彬華
醫學博士、碩導、主任醫師、副教授、註冊營養師
福建省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科主任、臨床營養科主任
中國醫師協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
福建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
福建中西醫結合學會代謝與營養分會主任委員
福建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常務委員
福建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醫師分會委員
福建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
參考文獻
[1]《基層應用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治療2型糖尿病的指導建議》專家組.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23,43(1):32-38.
[2]葉小珍,邵加慶.中華糖尿病雜誌,2022,14(Z1):1-8.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Diabetes Care 2024;47(Supplement_1):S158–S178.
[4]Ndumele CE, et al. Circulation. 2023 Oct 9.
[5] Shi LX, et al. J Diabetes Investig, 2020, 11(1): 142‐150.
[6] Marso SP, et al. N Engl J Med, 2016, 375(19): 1834‐1844.
[7] Mann J,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 8(11):880‐893.
[8] Ahrén B,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 5(5):341‐354.
[9] Ahmann A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41(2):258‐266.
[10] Pratley RE,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8, 6(4): 275‐286.
[11] Lingvay I,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7(11):834‐844.
[12] Zinman B,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7(5): 356‐367.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