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走路不穩、四肢疼痛,醫生:這個病因不簡單!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如何準確分辨罕見遺傳疾病?
撰文| 凌
白駱駝
3歲男孩自出生起就被反覆四肢疼痛所困擾,常年依靠止痛,且同時存在智力、體格發育落後問題。依據初步查體及檢查結果,顯示可能存在諸多致病原因,醫生如何抽絲剝繭揪出“元凶”?一起來學習這則病例吧~
自出生起的四肢疼痛
患兒,男,3歲9個月,因“反覆四肢疼痛3年餘”入院。
患兒從8月齡起經常哭鬧不安,夜間哭鬧重、經常徹夜不 眠,觸碰下肢哭鬧更明顯。1歲6個月會獨走,但走路不穩,姿勢異常,呈避痛步態,較少自主走動,強扶走動會哭鬧不安。語言發育落後,2歲起會表達雙側肘關節、雙側膝、踝關節及足背部疼痛。
反覆就診多家醫院,靠長期口服布洛芬緩解疼痛,停藥後疼痛復現。曾在外院行膝關節MRI、超聲檢查,提示雙膝關節少量積液。髖關節X線及顱腦MRI未見異常。多次血常規檢查示輕度貧血(HGB 95~109g/L)、血沉增快(43~66mm/h)、C反應蛋白升高(22.62~165.04mg/L)。抗O類風溼因子、抗核抗體檢查未見異常。
患兒自發病以來精神一般,自主活動少,飲食一般,因疼痛夜間睡眠差,體重、身高增長欠佳。
患兒系母親第一次懷孕,足月順產,出生體重3100g,無窒息史。3個月抬頭、4個月翻身、6個月會坐、9個月會爬、1歲6個月會獨走(走路不穩、避痛步態)。語言發育落後,2歲會叫爸爸、媽媽,3歲9個月僅會說4~5字短句。無傳染病接觸史,預防接種史按計劃完成,父母非近親結婚,家族中無類似患者。
■專科檢查
身高98cm(-1SD),體重12kg(-2SD)。可說短句,語言表達欠流利。雙手動作笨拙,走路動作慢,不會雙足跳,走路呈避痛步態。面容無特殊,心、肺、腹查體無異常。四肢無畸形,各關節無明顯腫脹,關節活動無明顯受限。雙膝關節、左踝、左足背有叩痛。四肢肌力、肌張力稍弱,肌容積減少,高爾(Gower)徵陽性,無腓腸肌肥大。雙膝腱反射正常,病理徵陰性。
■初步診斷
①四肢疼痛原因待查;
②發育落後原因待查;
③輕度貧血。
多條診斷思路,如何辨明方向?
以“四肢疼痛"為線索分析,患兒起病年齡小,病程長,反覆四肢疼痛、C反應蛋白(CRP)高、血沉(ESR)增快。
可能致病原因:
①感染:細菌?結核?免疫缺陷病?
②血液病?
③骨腫瘤?
④結締組織病?
同時患者發育落後,表現為步態異常,肌容積減少,Gower徵陽性,語言發育落後,在兒童最多見於遺傳代謝行疾病,比如:
①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②線粒體腦肌病?
③脊髓性肌萎縮?
入院後完善輔助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14.4×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0.98×109/L,血紅蛋白103g/L,紅細胞計數4.44×1012/L,平均紅細胞體積75.9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23.2pg,血小板360×109/L。紅細胞形態:部分紅細胞中心淡染區擴大。
ESR 48mm/h,CRP 33.3mg/L,IL-6 63.79pg/mL,抗“O”、類風溼因子(RF)、免疫球蛋白、補體正常。
抗SM抗體、抗SSA抗體、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陰性,尿常規正常。
超聲檢查未見肝脾腫大。
根據《0~6歲小兒神經心理髮育診斷量表》測試,患兒發育商(DQ)為74分(中下智力,偏低)。
下肢骨MRI示雙側膝關節、雙側脛骨中遠段多發病變,呈斑片狀SPAIR高訊號,邊緣不清,符合多灶性骨髓炎影像學改變。右側股骨遠端周圍軟組織水腫(圖1)。四肢肌電圖檢查未見異常。骨髓穿刺細胞學檢查示有核細胞少,考慮稀釋。
圖1患兒骨MRI
詳細整理患者入院前後的輔助檢查,可明確排除以下幾種致病原因:
患者多次檢驗風溼免疫病相關抗體陰性,無結締組織病證據;
骨MRI排除骨腫瘤;
患者入院時合併呼吸道感染,血常規白細胞稍高,未經抗生素治療後複查白細胞正常,肢體疼痛不伴發熱、盜汗等感染中毒症狀,肢體疼痛部位無紅腫熱,病程反覆3年餘,可排除感染性骨髓炎;
患者僅表現為輕度貧血,粒細胞及血小板正常,無反覆感染及出血,無肝脾淋巴結腫大,考慮血液系統疾病可能性小,建議複查骨髓象進一步排除。
患兒雖在入院後的初步檢查中提示有多發性無菌性骨髓炎(自身炎症性疾病),但追本溯源,同時考慮患兒還“發育落後”,應高度警惕遺傳代謝病。因此,進一步完善基因檢查。
基因LPIN2(NM_ 014646)中存在兩處雜合突變,分別為移碼突變c.2534delG(p.G845Efs*9)和錯義突變c.1966A>G(p.N656D)。家系驗證結果顯示此兩處雜合突變分別來自其父親與母親,為複合雜合突變。
該患兒最可能的診斷是什麼?
即可檢視答案及解析~
參考文獻
[1] Rao AP, Gopalakrishna DB, Bing X, Ferguson PJ. Phenotypic Variability in Majeed Syndrome.J Rheumatol. 2016;43(6):1258-1259.
[2] Al Mosawi Z, Madan W, Al Moosawi B, Al-Wadaei S, Naser H, Ali F. Dramatic Response of Familial Majeed Syndrome to Interleukin-1 Antagonist Therapy: Case report.Arch Rheumatol. 2019;34(3):352-356. Published 2019 Apr 22.
[3]歐榕瓊,李莎,周小琳等. Majeed 綜合徵的臨床治療及文獻複習[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19,34(19): 1500-1502.
[4] Ferguson PJ, Chen S, Tayeh MK, et al. Homozygous mutations in LPIN2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yndrome of chronic recurrent multifocal osteomyelitis and 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aemia (Majeed syndrome).J Med Genet. 2005;42(7):551-557.
本文來源:醫學界罕見病頻道
責任編輯:老豆芽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