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作急救:可別成為“豬隊友”——看看你踩了多少坑?(建議收藏)

癲癇發作急救:可別成為“豬隊友”——看看你踩了多少坑?(建議收藏)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面對突然發作,聽專業醫生指導如何從容急救!

撰文丨郭強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癲癇中心

雖然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我要說點不一樣的。

對於癲癇發作的院外急救處理,早已有成熟的指引。但在其中某些細節方面,至今仍有不少認識不盡一致,甚至連不少的醫務人員,你沒看錯,是醫務人員,也存在著認識誤區。這很可怕。在網際網路檢索癲癇發作的處理要點,一搜一大堆科普文章,裡面竟不乏謬誤。

要知道,癲癇發作時正確的處置,不僅能夠讓患者避免傷害、減輕痛苦、減少併發症,還有可能減少發作持續時間、減輕發作程度;而不當的操作卻有可能加重對患者的傷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今天,筆者就盤點院外發作急救中遇見較多的誤區,並逐一糾正。癲癇患者家屬應該熟知這些細節,在患者發作時從容不迫,不做“豬隊友”。

還有人在患者發作時往口裡塞東西?

不要往患者嘴裡放任何東西!

許多癲癇患者在強直-陣攣發作時牙關緊閉,往往會咬傷舌頭、口頰粘膜或嘴脣。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往患者口中塞一些東西去保護。有拿筷子、湯勺的,有拿紗布、毛巾的,甚至豁出去了不惜墊上自己手指的……持有此觀念的不乏醫務工作者,甚至知名專家。(筆者感覺就像被一股“尷尬風”吹襲,無言以對……)

為什麼不能放?

患者在大發作時,全身軀體及臟器均處於極度缺氧狀態,這就是你為什麼會發現患者面色發紫、發紺、甚至發黑,而這才是患者面臨的最大危險和傷害!所以此時應最大程度地開放氣道,保障患者的氧氣吸入。任何有可能阻擋通氣的操作都不應該實施。其次,若放置的物品質脆或易碎,就很容易誤吸入氣道;而物品若過於堅硬,也很容易在撬開口腔時造成牙齒脫落、誤吸。顯然,上述風險遠遠大於患者咬到舌頭而造成的傷害。

你不會還在糾結咬傷舌頭的後果吧?古代文學或戲劇中的“咬舌自盡”真的存在嗎?答:除了引起疼痛、非致死量的出血、感染等後果,咬舌根本不是一個可行的自殺方式。

於是乎,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在其官方網站頒佈的《癲癇發作指導》中再三強調:“發作期間永遠不要做以下事情:不要在患者嘴裡放任何東西。”

不要往患者嘴裡放任何東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救命神技”——掐人中?

掐人中救治癲癇發作毫無根據。

掐人中(即按壓位於鼻下、上脣之上的穴位)是一種民間傳統做法,經常被用於昏迷患者,然而……

首先,並沒有充分科學證據表明這種做法能夠有效地喚醒昏迷患者或改善其身體狀況。其次,癲癇發作的本質是大腦皮層的癇性電活動發放,是突發突止的。

患者短暫的意識 喪失與昏迷患者也有著本質區別,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刺激人中穴位能終止大腦異常放電、並對癲癇發作程序產生影響。 最後,按壓人中的手指部分阻擋了鼻孔通氣,不利於改善患者的缺氧困境。

需要及時糾正患者扭曲的姿勢嗎?

適當保護,但別霸王硬上弓。

並不是所有的姿勢都需要被及時糾正、或可以被糾正。癲癇發作時,患者肌肉的抽搐是不受控制的。強行按壓、控制、搬運患者或糾正姿勢都可能會對患者造成額外的傷害(骨關節扭傷、韌帶拉傷、面板軟組織傷甚至呼吸被限制)。

你看著難受就該把他掰骨折?

正確的做法是:靜靜地陪在患者身邊,確保其安全,保持呼吸通暢,等待他發作自行終止。當然,在發作結束後,可以輕輕地幫助患者調整到一個更安全和舒適的位置。

發作時緊急喂藥能否亡羊補牢?

不要喂藥,“不要往患者嘴裡放任何東西!”

口服抗發作藥物後,要歷經胃腸道將藥物充分吸收、血藥濃度提升而發揮作用,而這往往已是約一個小時以後。事實上,絕大多數癲癇發作都是在數分鐘以內即自行終止的,口服藥物根本來不及。所以,如果患者正處發作當中,與其冒著誤吸入氣管的危險往其口裡強行喂藥,還不如讓子彈飛一會兒,等患者發作消停下來之後,判斷形勢,再從容給藥(目的是預防下一次發作)。

在醫院以外環境下,受醫療條件所限,患者無法第一時間獲得靜脈輸液藥物救助,而口服藥物起效又太過緩慢,這種情況可以考慮提前在家中、學校或幼兒園常備一支地西泮鼻噴霧劑。一旦患者/患兒出現較嚴重的發作,家人或老師可以第一時間拿出此噴霧劑經鼻腔給藥。其操作簡便且起效迅速(藥物透過鼻腔黏膜快速吸收),而且安全性高,無須擔心誤吸風險。往往,患者在經鼻給藥之後,原有的大發作可停止或程度明顯降低,這將更有利於其大腦功能的保護。

總而言之,醫生無法時時刻刻守候在每一位患者身邊,患者如果癲癇發作,此刻最能給予他救助的是身邊的人。所以,如果身邊有人發作,請牢記以下:

  • 待在他身邊,直到他發作結束並且完全清醒;

  • 如果患者已不清醒,請將他輕輕放到地板上並轉向一側(這有助於他的呼吸),不要按住患者或試圖阻止他的動作;

  • 清除周圍的硬物或尖銳物品;

  • 確保患者口腔乾淨並張開(不要往嘴裡放任何物體或手指);

  • 鬆開頸部緊身衣物,取下眼鏡;

  • 在患者頭下墊放些小而軟的衣物;

  • 如果發作持續,如果條件許可的話,及早使用發作急救藥物(比如地西泮經鼻噴霧劑等);

  • 如果發作持續超過5分鐘,撥打急救電話、送醫;

  • 發作結束後,幫助患者坐在安全的地方;

  • 在患者完全清醒之前,不要給他水或食物;

  • 一旦患者恢復意識並能溝通,就用最簡單、最溫柔的語言和他分享剛剛的“小插曲”,並讓他知道,一切都會好起來;

  • 記錄下患者的發作症狀及演變順序(這可能有助於疾病的定位、定性診斷)。

專家簡介

郭強 教授

  •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外八科1病區主任

  • 任職亞洲癲癇外科學會(AESC)理事

  • 中國抗癲癇協會癲癇外科術前評估與手術技術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專委會神經調控和人工智慧學組副主任委員

  • 廣東省抗癲癇協會副會長等

  • 從事癲癇及立體定向和功能神經外科二十餘年,迄今完成及指導癲癇外科手術五千餘例,在癲癇疾病診治、致癇區的定位診斷、精確切除及腦功能保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本文章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為學術交流或瞭解醫學資訊目的使用,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方案的推薦和推廣。本文章所含資訊不應代替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的醫療建議。

相關文章